一、概述 皮膚就像一個國家的邊防線一樣,它是人體的第一道生理防線和最大的器官,機體的任何異常情況都可以在皮膚表面反映出來。 皮膚病是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常見病、多發病之一。一般來説皮膚病的發病率很高,大多數比較輕,常不影響健康,但少數較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 治療皮膚病有許多的方法,今天要給讀者們介紹的內容是在臨牀上行之有效的簡單方法,具有方便、實用且療效顯著。 二、五穴位組合治療皮膚病 1)合谷:合谷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,位置在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間(見圖1)。 2)曲池:曲池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,取穴道時患者應採用正坐位側腕的取穴姿勢。穴位處於於肘部橫紋盡處,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(見圖2)。 3)血海 :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。取穴時患者坐在椅子上,將腿繃直,在膝蓋上方大腿內側會出現一個凹陷的地方,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,肌肉的頂端就是血海穴(見圖3)。 4)三陰交 :三陰交穴屬足太陰脾經,在小腿內側,當足內踝尖上3寸,脛骨內側緣後方。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。(見圖4)。 5)築賓:該穴位屬足少陰腎經,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,當太溪穴與陰谷穴的連線上,太溪穴上5寸,腓腸肌肌腹的內下方。 圖1 圖2 圖3 圖4 三、具體的操作方法 採用鍼灸的方法當然很好,但對普通讀者來説,通常我們可以用大拇指進行按壓,一般每個穴位每次5分鐘左右。 四、臨牀上我還經常用到的穴位 除了上述五穴位組合治療皮膚病外,臨牀上我還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,加上大椎穴和耳尖這兩個地方進行放血治療(一般也就放幾滴血),效果相當令人滿意。 五、其他方法 除了上面介紹的鍼灸和按壓方法外,對於皮膚病造成的瘙癢還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,就是用新鮮的龍眼殼(皮)止癢。其方法就是把龍眼的皮用清水洗一洗,然後放在鍋裏用水煮20分鐘左右,待其温降止室温後用布(小毛巾)沾着搽洗瘙癢處。 友情提示:本專欄文章為讀者的健康提供一種指導和幫助,如需治療,請找專業醫生。 注:本文已獲得作者杜建華老師的授權 |
|